你相信汉人、羌人、藏人其实是同宗的吗?在许多人眼中,羌人是少数民族钱生财,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与汉人截然不同,仿佛与中原汉族毫无关系,因此也很难将他们和汉人联系起来。但如果我们追溯历史,尤其是夏商周三朝的历程,就能发现,羌人其实在这些历史变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。
这段历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炎黄结盟的时期。炎帝与黄帝的联合,造就了炎黄子孙。然而,历史发展至今,所谓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,即便是炎黄子孙之间的关系再亲密,最终也会有各自分开的一天。随着炎黄子孙的散布,部族逐渐形成,夏朝的建立也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。大禹建立了夏朝,接着商汤灭掉夏朝,创立了商朝,随后周武王推翻商朝,建立了周朝。尽管这三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断更替,但羌人却始终在这片土地上存在,并且从未消失。
展开剩余80%羌人,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个支系,早在炎黄子孙分散时便已经出现。他们并没有像其他部族那样向外迁徙,而是选择留在了原地——陕甘地区。事实上,这个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。虽然后来的王朝逐渐偏向东部,陕甘地区因此被认为偏西,但如果从文化的传承来看,这片土地应该才是“中原”的真正所在。只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,可能这片地区已经不再适合大量人口生存。除羌人外,周人的先祖向东迁徙,藏人的祖先则向西而去。
因此,汉人、羌人、藏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都是炎黄子孙的一部分。尽管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,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,但三者依然有着相同的根源。然而,尽管羌人与其他民族并无本质区别,为什么他们长期处于被冷落甚至被敌视的状态呢?
从商朝时期开始,商朝与羌人的关系便十分紧张。商朝不仅多次出兵攻打羌人,甚至将捕获的羌人用作祭品。在商朝的祭祀活动中,羌人往往成为祭祀的对象,他们被视为“祭品”,死亡的方式和极刑无异。商朝与羌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追溯到商朝初期,羌人在商朝中前期的日子非常艰难。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商朝的末期,或许可以归咎于商纣王的暴政,毕竟他以残忍和奢靡闻名,许多罪行都可以归于他。但是,事实并非如此,商朝早期的明君武丁,也在残害羌人这件事上承担了责任。
武丁是商朝历史上的一位明君,堪称商朝的“中兴之君”。然而,尽管他被商朝人尊敬,作为一个在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君王,他却成为了羌人眼中的恶人。许多出土的甲骨文显示,商朝进行祭祀活动时,常常提到羌人,其中许多铭文上写有“用羌”和“杀羌”的字眼。武丁在祭祀时钱生财,曾通过占卜询问是否应该使用五个羌人作为祭品,这段甲骨文的内容至今仍为人们所知。可以看出,祭祀活动中,羌人几乎总是扮演着悲惨的角色。
但这些羌人并非自愿成为祭品,而是被捕获的俘虏。事实上,这些羌人是由武丁的妻子,妇好将军带领的商朝军队俘获的。妇好不仅是武丁的王后之一,还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女将军,曾亲自带领商朝军队参加战斗,取得了显著的战果。她曾亲自率领一支由一万三千士兵组成的军队进攻羌人,并成功地击退了他们,俘获了大量羌人。这些被俘的羌人,最终成了商朝祭祀的祭品。
那么,为何妇好会进攻羌人呢?甲骨文的记载揭示了这一点,妇好之所以出征羌地,是为了寻找夏朝的遗民,而这些遗民并非普通百姓,而很可能是夏朝的皇室后裔。有文献记录提到,妇好曾在龟甲上占卜,是否可以使用五个羌人作为祭品,这些羌人显然是从羌人部落中抓来的战俘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看到,羌人曾在夏朝灭亡后,接待了几位夏朝遗民,甚至有一个羌部首领的女儿嫁给了夏朝的遗民,显示出羌人与夏朝人之间的紧密关系。
这段历史背后,实际上反映了商朝与羌人之间的复杂关系。商朝对夏朝遗民的追杀,不仅导致了许多羌人的死亡,也让羌人站到了商朝的对立面。虽然商朝在与羌人的冲突中屡次胜利,但羌人并未因此被彻底击败。直到商朝末期,周朝的崛起给了羌人一个新的机会。在周武王反叛商朝的过程中,羌人向周朝提供了重要的支持,甚至有羌人女子成为周武王的妻子。周武王的支持,使得羌人最终获得了与商朝抗衡的力量。
总结来说,商朝与羌人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,从商朝初期的屠戮到后来的反抗,双方的冲突几乎贯穿了商朝的整个历史。尽管历经风雨,羌人依然顽强生存下来,直到商朝的灭亡,才算与商朝之间的恩怨画上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